实验室要闻
喜报 | 华创三同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推动火焰法合成高端纳米粉体材料商业化
近日,桐乡华创三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创三同”)宣布完成千万级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清控领投,常见投资、坚木投资跟投。华创三同创始人靳星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厂房搭建、产线建设、产品推广等业务。
华创三同成立于2022年3月,落地乌镇实验室,是清华大学李水清教授课题组开发的旋流雾化火焰合成技术的产业化项目,核心技术获得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主要致力于利用火焰技术合成多元纳米粉体材料。产品方向上,华创三同重点突破“双碳”能源材料、高精尖电子材料等多元纳米粉体,同时兼顾高端光学、医学粉体等。
多元纳米粉体材料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电子设备、电池、生物医药等领域。同时根据前瞻研究院相关报道,纳米粉体材料由于技术含量高、产品应用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在新材料行业中成长性较好,市场规模大约在千亿元左右。
华创三同创始人靳星表示:“国内对于多元纳米粉体材料的需求持续旺盛,但对于高端基础材料,我们国家在很多品类上依然受到欧美国家的种种限制。我们团队有十余年的火焰合成技术积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以通过产业化解决国内高端纳米粉体行业的卡脖子问题。”
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纳米粉体材料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气相沉积法、液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但这些方法同时也有相应的瓶颈和缺陷。例如使用固相法制备纳米粉体材料时,颗粒粒径往往偏大,对设备的精度要求也较高,同时进行多元材料混合时还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情况。
而液相法的问题在于,其往往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状态较好的纳米粉体,但在大规模工业生产时粉体稳定性不足。靳星表示:“液相法的灵活性较弱,常常用于一套设备或工艺有针对性地生产一种产品,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
华创三同主要利用火焰法合成高端的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主要包括BaTiO3、LLZO、YSZ、BCZYYb、YAG、KNN等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陶瓷、储能、锂电、光纤及牙科等领域。
据了解,在单一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火焰法已是制备TiO2等粉体材料的主流技术,初创企业并不具有优势。华创三同主要定位于多元氧化物的纳米材料的合成,符合未来纳米材料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且技术壁垒远高于单元粉体。靳星表示:“例如在电池电解质方面,我们使用火焰法将五种金属氧化物掺杂得到了固态电解质,即使放大到纳米尺度其混合情况依然十分均匀。”
同时,火焰法是一种拥有较强“平台性”属性的技术,可以灵活生产不同种类的纳米粉体材料,并保证大规模生产与实验室级别拥有同样的产品性能。此外,由于固相法、液相法等传统工艺已经发展多年,突破空间不大,相比之下,火焰法的应用能够更灵活,技术迭代方向也会更多。
火焰法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原料调配和进给系统、反应系统、收集输运系统等。由于火焰法为新型技术,相关生产设备没有完善的产业链,在此方面华创三同进行了原创开发,核心设备完全自主设计,并通过上游技术实力较强的供应商进行设备生产。
除了设备,火焰法合成纳米材料的核心还在于对快速复杂的合成过程的诊断、建模和精确调控。火焰法的制备过程十分迅速,通常在数秒内完成,因此在短时间内稳定反应区流场、控制火焰温度、完成材料转化过程的识别和判定就需要大量的经验和科研能力。
靳星表示,“华创三同在核心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专业布局,涵盖了多种产品,火焰法的核心技术是华创三同最大的市场壁垒。同时,华创三同的目标市场是被国外垄断的高端产品,和目前国内稳定量产的中端产品不会产生冲突。”
目前,华创三同的多数产品已进入与产业下游企业迭代测试阶段。预计2022年内实现20吨/年纳米粉体生产能力,2023年具备300-500吨/年生产能力。客户方面华创三同也在积极接洽,包括多家头部固态电池研发企业、头部义齿企业、高性能涂层企业等。
投资观点
清控招商基金投资总监朱益锋表示,在新材料领域,清控招商基金十分关注大吨位“卡脖子”材料的突破。高端新材料是清华大学多个院系非常擅长的领域,也是清控招商基金的重点布局方向。华创三同源于清华大学能动系团队,通过多年研究积累,具备了多种多元氧化物粉体平台性合成技术,是我们非常青睐的具备独特材料合成方法的公司。粉体在下游应用广泛,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廉、投资强度小、易于验证,我们非常看好公司未来和下游产业的合作。
常见投资创始合伙人杜鹏表示,高端新材料国产化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石之一。华创三同团队基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十年磨一剑的颠覆性平台型技术,有望在多个领域解决行业在多元纳米颗粒材料上的卡脖子问题。团队通过多年研发积累了对于快速复杂合成过程的诊断、建模和精确调控技术,形成了非常高的技术门槛。我们坚定看好华创三同与下游用户通力合作,快速迭代,通过火焰合成技术实现我国高端粉体材料的换道超车。